每天都有老鐵問我車,發現很多都是只關注價格,不認車況的。
一 貪便宜的坑。
我記得年初的一臺英菲尼迪QX50,15年五萬公里的車,收九萬賣十萬。
有個佛山老鐵問我,信誓旦旦讓我九萬賣給他,說我的車8萬多塊錢收的,他這價格肯定能買到,裝的比車販子都懂行。
二手車這東西里程少精品車,和里程多精品車完全是兩個價格,你不能拿10萬公里的車和五萬公里的車價格做參考。
同樣原版原漆精品車,我寧可多花五千塊錢買里程少的,誰都知道里程少的不用大保養,很多配件沒有老化,投資少,買了省心。
偏偏有老鐵不信邪,特別是BBA,寶馬3系5系,只要十萬公里,全面整備下,都要萬八千塊錢。
貪便宜的,特別是那些要低于市場價買車的人,可能買不到問題車難受,因為好車不便宜,便宜沒好車。
二 隱藏貓膩的坑。
小白的認知,別只要買回去開就行了,最好要BBA,還好面子,必須要便宜。
豈不知,二手車越便宜貓膩越多,很多你不知道的瑕疵和套路,最常見的就是調表,沒在4S全程保養,你怎么就發現?
有老鐵讓我幫淘車,說實話,我不做這個服務,淘一臺車溝通N次核實多次不說,為了賺個一兩千塊錢,人家不滿意或者不喜歡,扯麻煩的事心都累。
我們收幾十萬的車,檢測的時候明明感覺能過查博士,賣出去了沒過,還要賠人家大幾千。
檢查的時候沒有泡水痕跡,第三方檢查出泡水痕跡,我們又賠了錢,去哪說理去。
專業的人都經常踩雷,何況小白呢?
三 被套路的坑。
有些二手車商搶車,原價收原價賣,感覺車價是很便宜。
必須要在車行買保險,做按揭,還要收GPS和手續費,七七八八搞下來,遠遠高于精品車的市場價了。
第三方檢測已經很權威了,買一臺二手車避免被坑,做了第三方檢測,車況一目了然,車況就不用糾結,只看價格就行了。
?
?
?
?
?
?
?
年份:2017年4月
車型:吉普自由俠
公里數:6.6萬
年審:24年4月
保險:24年4月
批車價:5.38
車況板正,右后車門鈑噴 輪眉鈑噴 右側底邊鈑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