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二手車”交易
去過中山北路的舊機動車交易市場嗎?白天只要有車輛駛入,便呼啦一下圍上來一二十人,邊問著“車牌有伐?”“車子賣伐?”邊扒著窗戶,被車主罵一句“死開”,才悻悻離去。沒錯,他們就是所謂的黃牛,我也是其中一個。不過作為“爺叔”輩的黃牛,我不會和年輕人搶,太沒素質。我總是在一邊默默等候,用眼睛“釣魚”。
先說說我的經歷。今年53歲,92年來上海,在外公家的摩托汽修店落腳,店隔壁就是江寧路海防路的二手摩托車交易市場。當時本田、雅馬哈的二手摩托車翻新和交易很火爆,我和門口二三十個黃牛混熟了,很快就入了行。可別小看我們這些站在一線的“小黃牛”,基本上都是“皇親國戚”,外面人根本進不來,或者說他們都是當地的“黑老大”,誰都惹不起。
2000年,我考出了駕照,跟著兄弟們轉戰中山北路,因為買賣汽車,標的更大,賺得更多。當時普桑車很吃香,買入一輛,加二三千元賣出去,生意好做得很。一年吃用開銷去掉,還能存下10萬元,比小白領掙得多多了。記得2006年前后,國家出臺了禁止化油器的規定,一大批不達標的普桑車要賣到外地去,我們又從中大賺了一筆。
積累了一點錢后,我就和幾個兄弟在市場中租了攤位,成立了一家經紀公司。每個攤位一兩萬,有膽大的一下子租下十幾二十個攤位,然后再轉租給別人,一個位子一年還能賺幾萬,那是發財了。我當時資金沒那么多,膽子也沒那么大金杯二手車多少錢一輛,所以混到現在還是個小黃牛。
黃牛要有幾把刷子
我的白天工作,就是跨著背包,站在市場門口,口里不停地喊著一句“牌照賣伐?”“車子賣伐?”有時候喊著喊著,都忍不住想唱兩句,因為自己有時候也會覺得很無聊,尤其是長時間沒人理睬自己的時候。
雖然我們的工作相對自由,但全靠自覺。我早上7點40分到達根據地,晚上等市場5點關門后才走,一周才休息一天,刮風下雨10年如一日,大年初一都得上班。由于風吹日曬,干這行的人,皮膚黝黑程度基本和干的時間長短成正比。
我們這行,有干得好的一年掙五六十萬,也有砸本虧錢吃不上飯的。除了靠本事外,最重要的就是靠自覺。有的年輕人白天閑著無聊打牌,越打越沒生意,因為生意出現有時就是一瞬間。
干這行人人都有“幾把刷子”。首先是需要一筆啟動資金。因為一旦和車主簽約,都是黃牛先墊錢買下車子和牌照,然后再找下家出手,而不像房產中介那樣“空麻袋背米”。我是工行的金卡客戶,卡里隨時存著50萬以上的活期現金備用。而市場中很多人,卡里起碼有100-200萬備用,這樣可以吊到豪車,賺得更多。
其次是臉皮厚,看到有車來了,得主動上去搭訕敲窗,看別人唾沫星子飛來,依舊陪著笑臉,千萬別過心,否則沒干幾年就氣死了。再次是頭腦活絡,虛心好學。交易規則,辦手續,辨別二手車的車況,每樣技能都有門道,必須常學常新。如果被蒙進一輛問題車,可能賠上全部身家。所以二手車黃牛不同于商場倒票黃牛,技術含量高多了。
我做了這些年,從幾萬的低端車,到上百萬的豪車,一眼就能看出車的毛病,并且對它估一個八九不離十的價格。遇到了要賣車或者賣牌的車主,雙方先談價格,然后付錢交易。
其中二手車牌的價格最為透明。收一塊車牌,他報10萬,我不可能報9.9萬,因為車主會多家詢價,最終雖然每天行情都在變,但市場里上百個黃牛,幾乎“一口價”。我有時偷偷再讓個伍佰元,多和車主打電話,態度誠懇一點,最終就能勝出,抓到活魚。
此外,漏說了一條最重要的技能——給“新政”找漏洞。新政的出臺,大多為了抵制黃牛炒牌。在如來神掌的壓制下,我們多年練就了攻克各類交易難點的本領。
比如去年新政第3條規定二手車帶額度過戶后,一年內不得再次辦理交易過戶、轉籍、退牌。我們就想到了讓買家把購車發票變更成賣家(二手額度提供者)的名字,然后上牌,賣家上牌后連車帶牌過戶給買家。
再比如去年二手車牌交易價格限價元,但我們依舊能以超過10萬的價格交易。做法是把過戶合同的價格開得低一點,所謂“陰陽合同”,車管所那邊看了沒問題就可以了。
老驥伏櫪,萌生退意
其實,牌照漲價的問題和黃牛無關,完全是市場供需的結果。而黃牛,一塊車牌賺兩三千的同時,要承擔更多的違約風險和交易風險。
有一位兄弟,也是老江湖了,去年花100多萬拿進一輛寶馬,事后發現是浸了水的問題車,賣了一年沒賣掉,價格跌到85萬,而修車花了40萬金杯二手車多少錢一輛,絕望中金盆洗手,一去不回頭。另一位兄弟,去年底拿進一輛07年的馬三,因為不到國四標準至今賣不掉,車子退牌后停在市場里,一天光停車費就是100元,正在抓狂中……
再說說車牌風險。去年初私車牌價格還是7萬,到四月份急漲到10萬,此時不巧誰月中旬10萬拿了牌,沒想到突然政策限價9萬了,一下子套牢1萬多。這樣的“震蕩”行情,每年都要來一次,肯定有一批黃牛中招,躲也躲不掉。
再比如今年的公車牌行情,3月12.3萬,大家都繼續看漲。我12萬連車帶牌收了一張,車子是2002年準備報廢的金杯。沒想到第二天下午公布4月價格,一看嚇出了一身冷汗,急跌到了9萬,至今套牢2萬多。出還是不出?這是個問題。
同樣金杯二手車多少錢一輛,私車牌也忙著“過山車”。年初限價以來,死牌價格一路漲到10.5萬,但沒想到4月底中標率大跌車牌不升反降,月底這兩天10.2萬也沒人要。因此在這兩年,沒有黃牛捂牌照,都是短差。今天進來的退牌單,只要有利潤,都是當天就出手的,回籠了資金,再收牌照。
經歷了這兩年的“過山車”行情,我萌生退意。不是不想做,是競爭太激烈,風險越來越大。畢竟,長江后浪推前浪,老一輩“爺叔”是該擇機退場了。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